揭祕流產原因:為什麼會流產?

流產,一個令人聞之鼻酸的字眼,背後隱藏著無數的辛酸與淚水。為什麼會流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無數的女性及家庭。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流產的成因,並提供一些預防流產的建議,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女性免於流產之苦。

可以參考 為什麼膝蓋會痛?常見的膝蓋疼痛的原因與治療方法

為什麼會流產: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是細胞核內構成遺傳物質的結構,由蛋白質和 DNA 組成。每個細胞都有成對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生殖細胞(卵子和精子)只有單套染色體,但當卵子和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時,染色體數量就會恢復為雙倍。在懷孕早期,受精卵會迅速分裂和生長,形成胎兒。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染色體發生異常,可能會導致流產。

染色體異常可以分為數目異常和結構異常。數目異常是指染色體的數量不正確,最常見的是三體,即某條染色體有三個拷貝,而不是兩個。結構異常是指染色體的結構發生改變,例如缺失、插入或倒位。染色體異常可能是由父母遺傳而來,也可能是由受精卵分裂過程中的錯誤引起的。

染色體異常是流產的一個常見原因,大約佔所有流產的 50%。染色體異常的胎兒通常無法存活,因此會導致自然流產。不過,有些染色體異常的胎兒是可以存活的,但可能會患有嚴重的出生缺陷。

如果你的過去發生過多種流產,你的醫生可能會建議你進行染色體檢查。染色體檢查可以幫助確定流產的原因,並可以幫助你瞭解未來的懷孕風險。

流產的物理因素——子宮與胎盤異常

子宮和胎盤的異常狀況也是會造成流產的原因之一。子宮異常可能包括子宮畸形、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頸閉鎖不全等。胎盤異常則可能包括胎盤早期剝離、胎盤 previa、胎盤增生不全等。這些異常狀況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導致流產的發生。

子宮異常

  • 子宮畸形:子宮畸形是指子宮的結構異常,例如雙角子宮、單角子宮、縱隔子宮等。子宮畸形可能會影響胎兒的著床和生長發育,導致流產的發生。
  • 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組織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生長,例如輸卵管、卵巢、腹膜等。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影響子宮的正常功能,導致流產的發生。
  • 子宮頸閉鎖不全:子宮頸閉鎖不全是指子宮頸無法正常閉合,導致胎兒流產。子宮頸閉鎖不全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後天因素造成的,例如子宮頸手術、外傷等。

胎盤異常

  • 胎盤早期剝離:胎盤早期剝離是指胎盤在妊娠37週前從子宮壁上剝離。胎盤早期剝離會導致胎兒缺氧、出生體重低等問題,甚至可能導致流產。
  • 胎盤 previa:胎盤 previa是指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或子宮頸管上。胎盤 previa會導致出血、早產、流產等問題。
  • 胎盤增生不全:胎盤增生不全是指胎盤的生長發育不良,導致胎兒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和氧氣。胎盤增生不全可能會導致胎兒生長受限、早產、流產等問題。
為什麼會流產

為什麼會流產.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為什麼會流產:荷爾蒙失調

荷爾蒙在懷孕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負責維持懷孕的穩定和胎兒的發育。當體內荷爾蒙失衡時,就可能導致流產。

1. 黃體素不足

黃體素是一種在懷孕期間由卵巢分泌的荷爾蒙,它可以幫助維持子宮內膜的穩定,為受精卵提供良好的著床環境。如果體內黃體素不足,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發育不良,無法為受精卵提供足夠的營養,從而導致流產。

2. 雌激素失衡

雌激素是一種在懷孕期間由卵巢分泌的荷爾蒙,它可以促進子宮內膜增厚,為受精卵著床做準備。如果體內雌激素過多或過少,都可能導致流產。雌激素過多會導致子宮內膜過度增厚,不利於受精卵著床;雌激素過少則會導致子宮內膜發育不良,無法為受精卵提供良好的著床環境。

3.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異常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胎盤分泌的一種荷爾蒙,它可以幫助維持懷孕的穩定。如果體內HCG水平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導致流產。HCG水平過高可能提示胎盤異常或懷孕併發症,而HCG水平過低可能提示胚胎發育不良或流產的風險增加。

4. 甲狀腺功能異常

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會導致流產。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甲狀腺機能低下都會影響體內荷爾蒙的平衡,從而導致流產。

如果您正在懷孕或計劃懷孕,請務必諮詢您的醫生,以確保您的荷爾蒙水平正常,並及早發現和治療任何可能導致流產的因素。

為什麼會流產:荷爾蒙失調
荷爾蒙失調類型 原因 症狀 治療方法 注意事項
黃體素不足 黃體發育不良 月經週期不規則 補充黃體素 避免劇烈運動
子宮內膜發育不良 流產 補充黃體素和雌激素 避免服用影響黃體素的藥物
雌激素失衡 雌激素過多 子宮內膜過度增厚 降低雌激素水平 避免服用含雌激素的藥物
雌激素過少 子宮內膜發育不良 補充雌激素 避免服用影響雌激素的藥物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異常 HCG水平過高 胎盤異常或懷孕併發症 監測HCG水平 及早發現和治療胎盤異常或懷孕併發症
HCG水平過低 胚胎發育不良或流產風險增加 監測HCG水平 及早發現和治療胚胎發育不良或流產風險增加
甲狀腺功能異常 甲狀腺機能亢進 體重減輕、心悸、失眠 服用甲狀腺功能抑制劑 避免服用含碘的藥物
甲狀腺機能低下 體重增加、疲勞、記憶力減退 服用甲狀腺功能促進劑 避免服用影響甲狀腺功能的藥物

為什麼會流產:免疫因素

免疫因素導致的流產是指由於母體免疫系統對胎兒或妊娠組織產生免疫反應,從而導致流產。這種免疫反應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後天性的。

  • 先天性免疫因素:
  • 先天性免疫因素是指母體天生就存在著對胎兒或妊娠組織的免疫反應。這種免疫反應通常是由於母體體內存在著某些抗體,這些抗體可以識別並攻擊胎兒或妊娠組織,從而導致流產。先天性免疫因素導致的流產通常發生在妊娠早期,並且容易反覆流產。

  • 後天性免疫因素:
  • 後天性免疫因素是指由於後天因素導致的母體免疫系統對胎兒或妊娠組織產生免疫反應。這種免疫反應通常是由於感染、藥物、環境因素等造成的。後天性免疫因素導致的流產可以發生在妊娠的任何階段,並且可能導致單次或反覆流產。

  • 免疫因素導致流產的症狀:
  • 免疫因素導致的流產通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痛、腰痛等症狀。出血量可以從少量到大量不等,腹痛可以從輕微到劇烈不等,腰痛通常是鈍痛或痠痛。

  • 免疫因素導致流產的診斷:
  • 免疫因素導致的流產通常需要通過以下檢查來診斷:

  • 病史詢問:醫生會詢問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流產史、妊娠史、家族史、感染史、藥物史等。
  • 體格檢查:醫生會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以瞭解患者的全身狀況和生殖系統狀況。
  • 實驗室檢查:醫生會對患者進行血液檢查和尿液檢查,以瞭解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是否存在感染。
  • 免疫因素導致流產的治療:
  • 免疫因素導致的流產的治療通常取決於流產的原因和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於先天性免疫因素導致的流產,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於後天性免疫因素導致的流產,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治療:

  • 使用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劑可以抑制母體免疫系統的活性,從而降低母體對胎兒或妊娠組織的免疫反應。常用於治療免疫因素導致的流產的免疫抑制劑包括潑尼鬆、環孢素、硫唑嘌呤等。
  • 使用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可以中和母體體內的抗體,從而降低母體對胎兒或妊娠組織的免疫反應。常用於治療免疫因素導致的流產的免疫球蛋白包括人靜脈免疫球蛋白、丙種球蛋白等。
  • 使用血小板輸注:血小板輸注可以改善母體的凝血功能,從而降低流產的風險。常用於治療免疫因素導致的流產的血小板輸注包括單純血小板輸注、血漿輸注等。
  • 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治療感染,從而降低感染導致的免疫因素流產的風險。常用於治療免疫因素導致的流產的抗生素包括青黴素、頭孢菌素、紅黴素等。
  • 為什麼會流產:感染

    感染是導致流產的另一個常見原因。當細菌或病毒感染子宮,就有可能造成流產。常見的感染包括:披衣菌感染、淋病、梅毒和皰疹等。這些感染可能會損害胎盤,並導致胎兒死亡。此外,一些慢性感染,如糖尿病和高血壓,也可能導致流產。

    披衣菌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疾病,可導致子宮頸炎、輸卵管炎和骨盆腔炎。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可增加流產風險。

    淋病也是一種性傳播疾病,可通過性行為傳播。淋病會導致子宮頸炎、輸卵管炎和骨盆腔炎,並可能導致宮外孕和流產。

    梅毒是一種細菌感染,可通過性行為或母嬰傳播。梅毒若沒有及時治療,可導致胎兒畸形和流產。

    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可通過性行為傳播。皰疹可導致生殖器皰疹和神經系統疾病。若母親在懷孕期間感染皰疹,可導致胎兒畸形和流產。

    糖尿病和高血壓是兩種常見的慢性疾病,若沒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可能會導致流產。糖尿病可導致胎兒畸形和早產,而高血壓可導致胎盤早剝和流產。

    可以參考 為什麼會流產

    為什麼會流產結論

    流產會對女性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響,對個人與家庭帶來傷害。為了減少流產發生的風險,建議女性在懷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注意飲食與營養。若有流產徵兆或症狀,應儘快就醫以得到適當的診斷和治療。流產雖然是遺憾的,但也可能是必要和重要的經歷。流產不僅是身體上的經歷,也是心理上的經歷。流產可能對育齡女性、她的家人和朋友的心理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擔心流產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請諮詢醫生或心理健康專業人士。他們可以提供支持和建議,幫助您度過這些困難時期。

    為什麼會流產 常見問題快速FAQ

    Q1:如何預防流產?

    雖然有些流產是無法預防的,但以下是一些可以降低流產風險的事情: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飲食、定期鍛鍊、充足睡眠、保持適當的體重。
    2. 接種疫苗:接種風疹、帶狀皰疹疫苗可防止這些感染導致的流產。
    3. 避免接觸有害物質:避免接觸鉛、汞、輻射等有害物質。
    4. 控制慢性疾病: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應在懷孕前進行良好控制。
    5. 不要吸菸、酗酒、服用藥物:這些習慣會增加流產風險。

    Q2:流產後多久我可以再次懷孕?

    流產後多久可以再次懷孕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流產的類型、女性的年齡和健康狀況等。一般來說,醫生建議在下次懷孕之前至少等待一個月,以讓子宮有時間復原。但有些情況下,可能會被建議等待更長的時間。向您的醫生諮詢適合您的具體情況的最佳時間。

    Q3:流產後我需要做哪些檢查?

    流產後,醫生可能會建議您做一些檢查,以確定流產的原因,並排除任何潛在的健康問題。這些檢查可能包括:

    1. 血液檢查:檢查血型、Rh因子、甲狀腺功能、凝血功能等。
    2. 超音波檢查:檢查子宮、卵巢和輸卵管的狀況。
    3. 流產組織檢查:檢查胎兒的染色體和基因是否存在異常。
    4. 感染檢查:檢查是否有感染,例如衣原體、披衣菌、梅毒等,因為這些感染可能會導致流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